前两天有位妈妈在群里说,女儿幼儿园发通知,让家长们赶紧看看家里有没有水晶泥。水晶泥出事了,是危险玩具。
就在3月12号晚上,杨小姐一对子女,姐姐8岁,弟弟1岁。
“店里有包装好的硼砂水,买回来后和胶水和水混合在一起,搅拌一下就可以变成水晶泥。”
但姐弟俩误用过装硼砂的杯子喝水,都时出现身体不适。
“女儿凌晨起床吐了几次,总共吐了十几次;儿子当时把桌上一个湿杯子抢过来咬了一口,晚上我给他洗完澡后就吐了。”
查一查新闻,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:
因此,国内各大媒体以及学校,都紧急通告,让孩子们不要再玩“水晶泥”,包括DIY。
小学生热衷自制“史莱姆”
这种自制水晶泥又叫“史莱姆泥”“戳戳泥”。史莱姆是英文“粘液(slime)”的音译,此外,史莱姆也是电子游戏里的一种虚拟生物,它的形状像一颗洋葱,质地像果冻,QQ弹弹的捏在手里十分过瘾。
制作“史莱姆水晶泥”的主要原材料有胶水、硼砂、色料。一网友描述说:“把粘土揪碎放容器里,先后倒入少量热水和少量胶水搅拌均匀。再用一杯水融化一勺硼砂制成硼砂水,加入其中搅拌成泥,等粘土里的水干了之后就做成了史莱姆。”
制作过程并不难,但是要做的好看、软硬度适中还是有点难度的,需要不断地试验。也有家长反映,自从小朋友迷上史莱姆后,家里的卫生间或者厨房仿佛变成了化学实验室,各种五颜六色的粉末散布在周围。
制作原材料小卖部热销,质量参差不齐
有记者在相关学校周边调查时发现,附近的小卖部均有史莱姆原材料在售,这些小店无一例外,都把制作“史莱姆”水晶泥的硼砂水等材料或成品放在了货架上显眼的位置,方便学生购买。小卖部里的产品分为成品和原材料,成品史莱姆则是一盒一盒五颜六色的果冻状物,原材料主要是硼砂水。材料售价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,硼砂水需要搭配液体胶水来制作史莱姆。
在一家商店,制作史莱姆的硼砂装在一个透明的小塑料盒中,一盒2元钱。包装盒上贴着一个图片,标有韩文和条形码,没有产品说明,也没有生产厂家、生产日期等。
另外一家店的“硼砂水”包装则更加简单,仅有名称、制作方法和“请勿食用”的警示,但是生产厂家、地址、材料等内容均没有标识。
另外,售价39元的“史莱姆”自制棉花泥套装包装精致,外包装上标有厂家地址、使用说明书、注意事项等,但无一例外的是其材料成分也含有硼砂。
线上销售客服称自制无毒
在网购平台搜索“史莱姆水晶泥”,出现不少出售自制“史莱姆”水晶泥材料包的商店。据了解,多家商店的材料包中,包含硼砂或者硼砂水。一些硼砂水甚至直接表明,可以用于水晶泥制作材料使用。
销量排名靠前的一家网店中,“史莱姆”材料包的售价为49元。记者阅读产品介绍后发现,材料包包含25g硼砂、硼砂水以及色彩各异的闪粉。
一家商铺客服称
“硼砂都是我们自己找专业人士配制的,没有毒。”
另一家店铺客服则称
“我们这硼砂水含量比较少,其实黏土里也有硼砂的,实在不放心可以戴一次性手套玩。”
一家网店店主介绍
“硼砂水都是用硼砂粉兑的,我们家也有卖硼砂粉。”勾兑100毫升硼砂水仅需要不足3克硼砂粉。
水晶泥的危害在哪里?
彩泥五颜六色、触感柔软、形状多样。玩“泥巴”可以促进孩子视觉、触觉多种感官认知发展,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,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手眼平衡力。
彩泥虽好,但潜在威胁也很大:
从成分上看,市面上很多彩泥的原料中都含有液体石蜡、甘油、色素;像软陶,为了增强塑型力,还会加入软化剂、塑型剂等添加剂。虽然有时候气味不好闻,但至少是安全的(但不能食用)。
但“水晶泥”里的硼砂却是一种化工原料,在工业上广泛应用。硼砂毒性较高,世界各国多禁用为食品添加物。
成人中毒剂量为1克至3克,成人致死量为15克。如过儿童误食硼砂,致死率则更高。
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六平教授表示:
“如果硼砂进入人体,吃进去通过血液通过消化道,对人体有很大的损坏。应该有中等毒性的,是不可以配好了就拿到小店里卖给小学生的。”
如果孩子在做手工过程中,本身皮肤有破损,或不经意间用手摸到口腔黏膜,硼砂就会被人体吸收。
如果硼砂被吃入,会与胃酸作用产生硼酸,可能会导致急性中毒,通常表现为呕吐、腹泻、皮肤红斑等。
硼砂容易吸收,从体内代谢出去却比较慢。如果小孩子长期玩含有硼砂的玩具,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生化过程,直接影响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。
在此事曝光后,部分地方政府迅速开展了行动。近日,许多工商局执法人员到全镇小学、幼儿园周边的文具店开展清查行动,要求凡是有售卖“史莱姆水晶泥”的商店都要立刻下架,不准售卖。执法人员提醒,商家千万不能贪图玩具好卖就盲目进货,要看清楚玩具的质量是否安全,“三无”危险产品绝对不能出售。
除了执法部门,家长也要提高警惕
在报道中,我们也看到,部分儿童发现中毒有一部分缘于家长不仔细阅读说明书,甚至使用了“水晶泥”包装材料作为儿童喝水的杯子。我们也提醒各位家长,孩子辨识能力和安全意识较弱,需要我们在购买玩具时,看清使用说明,不要购买“三无产品”,同时提醒儿童洗干净手、不要食用等,让儿童远离伤害。
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请来信告之处理。声明:本站所有新闻及新闻图片来源于其他网站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!
声明:本站所有新闻及新闻图片来源于其他网站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!
邮箱:cr9655c@qq.com 有事情直接写明主题  QQ:0
网站备案号:
版权所有: